■中心提示 春季火灾易发多发,清明节期间又是祭祀和出游顶峰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,各地游客纷繁走出家门,踏上玩耍古寺的旅途。但是,古修建的消防安全却面临着全新的应战!就在这样一个布景下,我省正全力防备应对森林、要点场所和居民住所的火灾,全力做好救活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。本报特推出一组清明防火特辑,旨在进一步遍及安全防火常识,提高大众消防认识。
春和景明,出游人群日渐增多。在洛阳市白马寺大殿的一隅,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和推车式干粉救活器并排而立。
“这些宝贵的文物中,大多数都是可燃物,再加上酷日下暴晒的修建,消防安全必定要满有把握。”洛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防火监督科一级指挥员马睿龙对此表明关心。而为了执行这个准则,支队的消防监督人员则定时来到这儿展开消防训练。现在,全员参加、全员办理的消防理念已家喻户晓,连保洁和保安人员也热心参加到安全工作中。
但是,这些办法并非一人之力,背面离不开消防部分日常的交流和辅导。近年来,结合当地文物古建多、消防危险高的特色,洛阳消防与多家景区、博物馆建立了联系工作机制。马睿龙表明,除了定时展开消防训练与危险排查外,他们还紧盯施工改造和游客顶峰等重要时段,发出具针对性的消防主张,以催促办理方、施工方严厉执行动火批阅准则,保证消防主体职责的压实。
春天是个温暖而又朝气蓬勃的时节,也为火灾危险供给了温床。身处古刹,作为大众咱们应当以愈加慎重的情绪面临每一件工作。维护国宝,便是维护咱们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。这是咱们每一个人的职责!在清明时节到来之际,唯有绷紧安全弦,筑牢生命线,才能让古刹里的每一个文物在北风、酷日、暴雨中安然无恙。这不仅是对前史的担任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。